被采納的答案vafsdrey
|
實習生
| 采納率
100% | 精通領域:
暫無
(1)產蛋初期和前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 當母鴨適齡開產后,蛋產量逐日增加。要做到隨產蛋率上升提高日糧營養(yǎng)水平,特別是粗蛋白質,并注意能量蛋白比的適度,促使鴨群盡快達到產蛋高峰。達到高峰期后要穩(wěn)定飼料種類和營養(yǎng)水平,使鴨群的產蛋高峰期盡可能保持長久。此期內白天喂3次料,晚上9~10時給料1次。每只蛋鴨每日約耗料150克左右。逐漸增加光照時間,達到產蛋高峰期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時間應達到16小時。在201~300日齡期內,每月應空腹抽測母鴨的體重,如超過或低于此時期的標準體重5%以上,應檢查原因,并調整日糧的營養(yǎng)水平。
(2)產蛋中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 這是蛋鴨最難養(yǎng)好的階段,此期內的鴨群已進入高峰期產量并持續(xù)產蛋100多天,體力消耗較大,對環(huán)境條件的變化敏感,如不精心飼養(yǎng)管理,難以保持高峰產蛋率,甚至引起換羽停產。因此,營養(yǎng)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礎上適當提高,日糧中粗蛋白的含量應達20%,注意補鈣,可在粉料中添加1%~2%的顆粒狀貝殼粉,或單獨放置貝殼粉的槽(盆),供其自由采食,并適量喂給青綠飼料或添加多種維素,穩(wěn)定光照時間。注意觀察蛋的形狀、蛋殼質量、產蛋時間、精神狀態(tài)、洗浴后的羽毛情況等,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。蛋大頭小,則欠早食;若小端尖,則欠中食,應補料。沙殼、薄殼、軟殼蛋應補鈣;產蛋時間推遲應補料。體重下降應加料。羽毛松亂應提高飼料品質。
(3)產蛋后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 蛋鴨群經長期持續(xù)產蛋之后,產蛋率將會不斷下降。飼養(yǎng)管理的主要目標是,盡量減緩鴨群的產蛋率下降幅度。此期應注意按鴨群的體重和產蛋率的變化調整日糧營養(yǎng)水平和給料量。鴨群體重增加,有過肥趨勢時,應將日糧中的能量水平適當下調,或適量增加青綠飼料,或控制采食量。如果鴨群產蛋率仍維持在80%左右,而體重有所下降,則應增加一些動物性蛋白質的含量。如果產蛋率已下降到60%左右,已難于使其 上升,無需加料,應及早淘汰。
除一般性飼養(yǎng)管理外,還要根據季節(jié)變化,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。冬季和早春注意防寒保暖,夏季防暑降溫,減少冷熱應激,給蛋鴨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環(huán)境。同時注意天氣預報,要做好防災減災準備工作,備足飼料,保證蛋鴨生產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