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香港韩国毛片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|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|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|国产AV永久无码5G影院|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秸稈"變廢為寶"降解成為肥料(圖)
秸稈"變廢為寶"降解成為肥料(圖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11/26 13:48:00  來源:環(huán)境新聞  閱讀數:518

稻秸稈

  一種零售價每斤25元至30元之間的大球蓋菇,出現在上海菜市。與眾不同的是,這些大球蓋菇是一種“不吃腐木吃秸稈”的草腐菌。通過食用菌菌絲與秸稈搭配,使得秸稈“變廢為寶”,自然發(fā)酵、經過生物降解后成為“機料”,這樣培育而出的大球蓋菇有了松茸的口感。從去年伊始,上海市農科院在崇明區(qū)成功實現稻秸稈栽培大球蓋菇,今年,崇明農民把栽種面積擴大到了1000多畝。

  不焚燒實現自然“還田”

  過去,處理稻秸稈的傳統(tǒng)做法,就是一燒了之,但那樣會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。在生態(tài)崇明,傳統(tǒng)的焚燒法顯然已不符合現下綠水青山的需求。

  “通過自然發(fā)酵,實現生物降解也不是不可能。”上海林地菌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李青恩告訴筆者,市農科院通過食用菌菌絲加入稻秸稈,使其自然發(fā)酵成為有機料,同時菌渣也可以直接還田。變廢為寶,可使農民增收,又可改善土壤肥力的功效,實現生態(tài)和經濟的雙重效應。

  農科院食用菌所研究員陳輝所在的團隊專門研究用食用菌解決農業(yè)廢棄物。早在2011年,他們就提出食用菌分解稻秸稈,因為稻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木質素,食用菌恰好以此為食。據悉,今年,50畝水稻完成收割,15噸稻秸稈整齊堆放,生活在崇明島上的農民就要開始在經過生物降解的秸稈上“種”大球蓋菇了。兩個月后,這些蘑菇將進入豐收季;半年之后,一茬茬蘑菇將把這些秸稈分解成肥料,重新回歸農田。

  反復試驗選定大球蓋菇

  “從2014年伊始開始試驗,曾反復試驗了7、8個菌菇品種,*終在大球蓋菇上試驗成功。”李青恩告訴記者,*終選擇大球蓋菇,因為它可以完全通過生料栽培,無需再人工滅菌,且口感*,勝似松茸。

  筆者了解到,大球蓋菇又名皺環(huán)球蓋菇、皺球蓋菇、酒紅球蓋菇,屬于擔子菌門,層菌綱,傘菌目,球蓋菇科,球蓋菇屬。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(yǎng)成分,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,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向發(fā)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。

  原本,大球蓋菇就是一種“不吃腐木吃秸稈”的草腐菌,它分解纖維能力特別強,六個月就能把秸稈完全分解,而且“胃口”也特別大,平均種植一平方米大球蓋菇需秸稈50到70公斤。不過,大球蓋菇長成后,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,“粗壯”的外形很難讓人將之與美食聯系起來,加上大球蓋菇需求*旺盛、價格*時是春節(jié)前后,而它作為中高溫菌種,收獲季在五六月間,故而市場知名度不高。

  通過秸稈技術栽培后,很快大球蓋菇就有了新的名字:赤松茸、松茸菇。在低溫條件下發(fā)菌的大球蓋菇,外形“變美”,又能高效率分解秸稈。更誘人的特點在于,新品種無需完全長成就能采摘,菌形小巧,且口感似松茸。隨著名聲漸響,逐漸打開了市場,身價也日益走高,到春節(jié)期間其身價或將超過40元一斤。

  未來或成改良土壤主力

  通過秸稈等農業(yè)廢棄物綜合利用,轉換大球蓋菇,廢菌渣還林還田改良土壤,實現了“林下食用菌生態(tài)種植模式”。李青恩所在的崇明區(qū)建設鎮(zhèn)林地菌業(yè)基地在食用菌研究所的指導下,2017年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已達300余畝,收入突破百萬元。今年,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或突破1000畝。

  一季大球蓋菇栽培下來還有了意外收獲,在整個秸稈還田的閉環(huán)中,隨著食用菌的“加入”,土壤變肥沃了。據測算,菌渣還田后,土壤表層中的有機質增加26.65%,速效氮、磷、鉀分別增加19%、44%和4%。未來,食用菌加秸稈的搭配或能成為未來改良土壤的主力。

  “今年,崇明區(qū)的18噸稻秸稈有了新去處。”李青恩說,以平均一平方米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,就需要秸稈50到70公斤,按500畝種植面積計算,理論上可以“消化”2萬畝水稻所產生的秸稈。今年,林地菌業(yè)基地將以150元每草捆(400多公斤)的價格向崇明區(qū)農戶收購秸稈,用于大球蓋菇的規(guī)?;N植。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