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花生看中國,中國花生看正陽。
來到駐馬店正陽縣,一尊鮮艷的花生塑像矗立路旁,在綠油油的花生田中煞是顯眼。
塑像底部,“中國花生之都”六個大字講述著這樣的故事:全縣230多萬畝耕地中,花生種植面積達到了172萬畝,是名副其實的全國花生種植*大縣。
談起種植歷史,正陽縣花生產業(yè)服務中心主任梁瑩如數家珍。那是在2000年,全國花生交易會在正陽召開,這次大會讓當時有一定種植規(guī)模的正陽縣躍躍欲試:“一畝花生三畝田”,經濟效益可觀的花生,能否大面積推廣種植呢?
說干就干,正陽嘗試大面積推廣花生種植。沒成想,剛起步,就遇上了“攔路虎”。正陽縣緊鄰淮河,大部分土地是典型的黏土地,“早上濕,下午硬,一到晚上刨不動。”
恰在此時,河南省農科院專家張新友來了。這位畢生致力于花生研究的院士,不為別的,就是要給花生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。短短幾年,他先后培育出多個花生品種,不僅彌補了傳統(tǒng)品種“小白沙”抗病性差等缺點,而且有效破解了土壤難題,為擴大種植面積“扎好了根”。他本人,也被正陽群眾親切地稱為“花生院士”。
“花生院士”助力,正陽花生開始“騰飛”。“2000年大概種有50多萬畝,到2004年就達到了150多萬畝,每畝產量多達六七百斤。”梁瑩告訴記者,大面積推廣種植的花生,一舉改變了傳統(tǒng)的“麥茬豆,豆茬麥,一年掙個兩三百”的境況。嘗到甜頭的農戶,從此與花生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這么大面積的花生,如何收?“以前人工收花生,效率低不說,一到下雨天,全得爛地里。”熊寨鎮(zhèn)王樓村花生種植大戶瞿懷洲種了半輩子花生,說起過去的艱難唏噓不已。“現(xiàn)在好了,從種植、管理、收獲到初加工機械化程度提高了,在家躺著都能收花生。”
如今的正陽,花生機械生產企業(yè)發(fā)展到38家,年產機械6萬多臺。“本地用不完,就往外地賣。”正陽縣農業(yè)局局長閆滋煌自豪地說,“現(xiàn)在,‘一帶一路’沿線的東南亞、南蘇丹等地用的就是咱‘正陽造’。”
90多年前,*作家許地山在《落花生》一文中,賦予花生美好的品質,“雖然不好看,可是很有用”。如今,靠著“很有用”的品質,正陽縣把小花生做成了大產業(yè):利用花生秸稈、花生殼搞飼料生產和食用菌種植,帶動了該縣不少貧困戶脫貧致富;豐富的花生原料,吸引了君樂寶、魯花、金龍魚等品牌企業(yè)在正陽落戶建廠……
“花生個雖小,渾身都是寶”,在該縣電商產業(yè)園,琳瑯滿目的花生產品讓記者眼前一亮:花生衣可以用來養(yǎng)血補脾,花生葉可以泡茶降脂,花生殼可以做成枕頭,花生蛋白、花生肽則是高附加值的營養(yǎng)品……
一二產業(yè)壯大了,圍繞花生的三產怎么辦?行走在正陽大地,以花生產業(yè)為主題的夢工廠、花生文化園、花生觀光園、花生博物館等項目建設正酣,似乎給了我們答案。一個個花生特色“景觀”,在吸引人們觀光旅游的同時,也助推當地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發(fā)展、良性互動的路子。
這幾天,正陽國際花生產業(yè)園的工作人員胡軍永異常忙碌。本月底,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在正陽設立的花生期貨交易中心就要上線了。“屆時,全國2000多家花生企業(yè)的報價,正陽‘說了算’。”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