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香港韩国毛片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|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|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|国产AV永久无码5G影院|

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 
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長沙帶著農機“神器”走四方(圖)
長沙帶著農機“神器”走四方(圖)
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5/2 11:19:00  來源:長沙晚報  閱讀數:445

農機

  電影《白鹿原》中,麥客的身影令人印象深刻。每年麥子成熟的時節(jié),他們外出走村串戶,替人收割麥子換取收入。在湖南農村,也有不少勤勞肯干的農民,每到耕種或收割季節(jié)就結伴外出插秧收稻。

  如今外出“打工幫忙”的農民兄弟,已不再是腰間別著鐮刀,而是帶著集諸多高科技于一身的農機“神器”。近日,記者在長沙市寧鄉(xiāng)市煤炭壩鎮(zhèn),就見識了這樣一群駕馭著農機“神器”走四方的“新農人”。

  跨省攬活 無人機遠赴甘肅

  “現在我們的農機都外出‘打工’去了,旋耕機、插秧機在雙江口鎮(zhèn)干活,油菜籽收割機去望城幫忙了。”煤炭壩鎮(zhèn)惠農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賀中強是一位精明的中年漢子,江西農業(yè)大學畢業(yè)的他篤信“科技能夠改變生活”。賀中強十分自豪地告訴記者,服務中心的農機隊經??缡兄?、跨省攬活,到株洲、湖北、江西等地耕種收,“2017年3架豐收E型無人機還遠赴甘肅省張掖市,為數萬畝玉米飛灑農藥葉肥,煤炭壩農機隊好不威風哩!”

  “我們組織14個專業(yè)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,成立了寧鄉(xiāng)市創(chuàng)新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聯社,整合閑散農機30多臺,組建農機服務隊,統(tǒng)一為種糧大戶進行機械化耕種收,同時為農機提供加油、維修等服務,不僅降低了種植大戶的成本,還增加了農民、農機手的收入,可謂一舉多得。”賀中強透露,服務中心2018年計劃托管水田6000畝、荒山地4000畝,農機隊不愁沒活干。

  “我以前挖過煤,開過挖機,煤礦關停之后,就開起了農機。”來到煤炭壩鎮(zhèn)磚塘村,記者走進煤城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謝國中的小院,在偌大的庫房里,記者只看到兩臺新購置的烘干機。根據此前談妥的合同,合作社旗下的5臺多功能耕田機派去株洲了,在那里種植向日葵。據謝國中介紹,這種多功能耕田機在旋耕、碎土、平整的同時,還進行施肥并播種,可謂“一條龍”服務,能夠種植的作物包括花生、黃豆、玉米、油菜等。

  “比起下井挖煤,開農機要輕松多了!”2018年年初,謝國中又投入70多萬元,購置了新型的農機設備。他扳著手指盤算著說:“隨著土地大規(guī)模流轉,把以前劃分得像豆腐塊似的田地連片成方,實現集成規(guī)?;N,畝產肯定能再上一個臺階,而新農機、新農技大有用武之地!”

  插秧神速 鐵牛完勝五十人

  在回龍鋪鎮(zhèn),豐沛的溈江水滋潤著兩岸的萬頃良田,而謝國中29歲的兒子謝利民,正帶著3臺快速插秧機來給當地的種植大戶幫忙。

  記者在現場看到,經過恒溫恒濕的密室催芽,移至秧田中長成約15厘米高的秧苗,從育秧盤中連同基質土被整塊取出卷好,像絨毯一樣被碼放整齊,通過傳送帶和起重鏟車,運到水田邊并裝上插秧機。

  大型耕整機已將水田平整好,壟埂之間就像鑲嵌進了一面面明亮的鏡子,而快速插秧機正在來回撒著歡。記者注意到,每臺插秧機上有兩人搭檔,一位農機手控制方向和進退,另一位主要負責添加秧苗。隨著插秧機前行,后方的8個機械手靈巧地從苗箱中抓起數根秧苗,如蜻蜓點水一般迅速插入水田中,半個小時不到,一塊三四畝的水田已經布滿嫩綠的秧苗。

  “以前插秧*是個體力活,而現在是個技術活了!”謝利民穿著一件休閑T恤,帥酷而熟練地操作著插秧機。他告訴記者,如果按照*工作8小時計算,大型快速插秧機這頭“鐵牛”可以作業(yè)50畝以上,而人工一般只能插秧1畝,現在工價不低,雇一個人每天要200元,可以說插秧機是*性投入,省時省力更省錢。

  插秧堪稱神速,收割就更快了。據農機手胡石良介紹,大型收割機作業(yè)一畝稻田只要5分鐘,即便是對付油菜籽這樣的小顆粒,一畝地八九分鐘也夠了。“相比以前揮舞鐮刀累得汗流浹背,機收快速、方便、成本低,收割、脫粒、裝袋一氣呵成,享受過農機隊服務的村民都豎起了大拇指,自然也成為回頭客。”

  脫貧致富 農機成為“金母雞”

  “寧鄉(xiāng)已注冊的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超過180家,農機作業(yè)大戶約1800戶,460多個農機供應點、維修點遍布城鄉(xiāng)。”寧鄉(xiāng)市農機局科教科科長楊衛(wèi)國介紹,近年來寧鄉(xiāng)用活國家購置補貼政策,積極引導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鄉(xiāng)成立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,已經成為農業(yè)生產的主力軍。

  記者走訪寧鄉(xiāng)市多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發(fā)現,隨著牛拉犁、手插秧的傳統(tǒng)春耕畫面逐漸歸于回憶,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省時省力的農機“神器”成為新潮流,不僅能有效應對農業(yè)生產人員的老齡化和女性化趨勢,還能將大批勞動力從土地中釋放出來,投身第二、第三產業(yè),為農民增加工資性收入。

  “我加入煤城農機合作社一年多了,機械維修是我的老本行,在這里我還學會了修拖拉機呢!”煤炭壩鎮(zhèn)東山村村民姜偉高興地告訴記者,他主要負責合作社的設備維修服務,在合作社一年能拿到4萬元左右,空閑時間還可以照顧自家地里的烤煙、油菜等經濟作物。富家村村民謝立輝則是2018年加入合作社的,他看到合作社正在擴大規(guī)模,而且發(fā)展十分穩(wěn)定,有時業(yè)務多得接不贏,于是就帶著自家的設備來加盟,成為了合作社的一位農機手。楊喜是合作社成員里*的女性,來自回龍鋪鎮(zhèn)的她告訴記者,她和丈夫在2016年就加入了合作社,“我丈夫是農機手,我懂一些農業(yè)專業(yè)技術,主要負責田園管理,兩個人一年收入10萬元總是有的。”

  “我2018年會在磚塘村招聘10戶本地貧困戶幫忙做事,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,做不了重活,可以適當干一些看水、挖溝等雜活,*能拿到100多元工資。”在負責人謝國中的設想里,農機隊不僅要讓合作社成員們發(fā)家致富,還要成為幫助貧困戶解困脫貧的“金母雞”。

  智能升級 一機在手走四方

  針對寧鄉(xiāng)乃至全國范圍的農業(yè)機械化發(fā)展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南農業(yè)大學教授羅錫文提出,要進一步推動農業(yè)生產全程和全面機械化,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農機化水平,用網絡技術指揮農業(yè)機械作業(yè),*終實現“耕牛退休,鐵牛下田,農民進城,專家種田”。

  自動駕駛拖拉機、智能手機灌溉、光學傳感器、農技問答互聯網……這些農業(yè)“黑科技”已經在一些發(fā)達地區(qū)得到運用。而記者獲悉,寧鄉(xiāng)正在探索利用GPS定位和北斗終端系統(tǒng),推廣智能農機在農業(yè)領域“機器換人”。同時,可以實時監(jiān)測溫度、濕度、光照、降水等信息,利用大數據分析自動調節(jié)澆灌設備,改進種植技術,真正實現“*農業(yè)”。

 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農大哥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,就能輕松指揮一群農機“神器”,追逐著農作物的春華秋實走南闖北,從翻耕、育秧、機插,到收割、倉儲、植保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智能農機各司其職圓滿完成任務,而這不正是一幅徐徐鋪展的新時代鄉(xiāng)村振興美麗畫卷么?
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轉發(fā)到:

版權與免責聲明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